佛陀住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,每天總有數以萬計的人們去向他求法,帶了衣食等物品去供養。

 
舍衛城裏有一個貧窮的孤女難陀,也常常去聽聞佛陀說法,眼看國王大臣等富有的弟子不斷以名貴的東西供養佛陀,而自己卻做不到,她很傷心。

當然,連一頓飯都向人乞討的她,那來的東西供養佛陀呢?


可是,佛法告訴人,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」,命運不好,怨誰?

難陀深知這些道理,她知道唯有布施才能轉變貧窮的命運,她知道假如有智慧,就會種善因,不致於受苦。

 
這天,難陀很歡喜,因為她乞得一件舊衣,換得一文錢,以一文錢換得一盞燈油,她將有一盞光明的燈供養佛陀。

 
難陀終於如願地在佛前燃起了一盞燈。

這時,她站在佛陀的面前合掌頂禮,至誠懇切地發出她的心願:「願這盞燈的光明,除卻我多生以來心中的闇昧,消除過去的罪障,獲得大智大慧。佛陀!請您加被我!」


人人都祈望自己的前途光明,所以在佛前有許多燈盞。

翌日,天亮前,目犍連去巡視燈供,發現國王和大臣們的燈盞餘下微弱的亮光,難陀的燈盞卻燈炷如新,光亮異常。

天亮後,目犍連用扇子要去熄滅燈盞時,不管怎樣用力也滅不掉難陀的燈火,而其他的燈火,卻在不知不覺中熄滅了。

目犍連覺得很奇怪,就去問佛陀,佛陀為他解釋道:「這盞燈火,不僅用手,就是傾四大海的海水來澆潑,暴風來吹襲,也不能熄滅,因為是主人發菩提心所布施的。目犍連!一個人在布施時,假如存有輕慢心或沽名釣譽的企圖,所得的功德一定很微薄,即使布施很多物品,也是有為的功德。」


佛陀說到這裡,難陀來朝禮佛陀,佛陀慈和地伸出手,撫摸難陀的頭頂,為她授記道:「在未來阿僧祇劫中,你將成佛,佛號燈光,具有十種佛陀的尊號。」於是難陀就在佛陀的僧團出家為比丘尼。

 
法會中許多四眾弟子聽聞佛陀這席話,歡喜發願奉持布施,願把心光點亮供奉佛陀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聽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