落日也壯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作者:李麗瑛


        滿箱滿櫃,平時絕少啟用的物品。清理房子,方才逐件挪出,裡外徹底擦拭。一段時日,重複相同的動作,驀然驚覺:過多的擁有,其實是沈重的背負!

        蘇格拉底看到市場上琳琅滿目的商品,說了一句話:「我不需要的東西,真是多得數不勝數。」哲人思維清楚,生活單純,總是以少為足。

        居家過日子,食、衣、住、行,樣樣張羅,不易擺脫對物質的依賴。然而,生活優渥,選擇多元,許多精美物品經常束之高閣。

        沉溺於慾流中,極易失去正念。生活,一旦流於瑣碎,很難體驗生命的完整。當埋首事情海中,或是深陷泥沼裡,嘗試去整理雜物,每每可以在如麻亂緒中,找到線頭。
        終朝逐物放心猿,誰肯回頭認故園
        欲學修心別無法,能知心放即還元

        臥室有落地窗,通風良好,塵沙也多。通常只做門面的打掃,偶而,放下例行性的工作,針對藏污納垢的角落,進行清理。眼見床鋪、梳粧台、五斗櫃底下,一片髒亂,難免心浮氣躁。拂塵掃垢的過程,不是那麼順暢;千百個不耐煩,急欲推開當下。

        禪宗有個公案:黑夜裡,老禪師帶著徒弟,提著燈籠行走,忽地,狂風吹起,燈火熄滅,徒弟張惶失措。老禪師只說:「看腳下。」是啊!過去的,無可挽回;未來,充滿變數,有什麼比腳下踩的地更真實?人生如果還有希望,絕不存在遙遠的國度;重建生命,只有在當下此刻。

        素來喜愛獨自一個人,慢條斯理地處理一些日常瑣事。生活,如果不能從細微小事中得到滿足,再多的豐功偉業,也填補不了心靈的空虛。再美麗的光環,也照亮不了內在的晦暗。向外奔馳的心,無非是追求擁有,期待掌聲。然而,名利畢竟是一時的身外之物。

        快速而平凡的日子,川流不息的人與事…有時,是否該拋開塵世雜慮,稍作停歇!讓審視內心,成為經常性的自我觀照!那怕是傷痛情懷,也要以溫存的心,細細體味;過程儘管灰濛凝重,那哀愁也是一種淒美。照顧門面,固然重要;打點裡子,才是體貼自己。
        多年古鏡要磨功,垢盡塵消始得融 
        靜念投於亂念裡,亂心全入靜心中
 
        豆導的「艋舺」,劇情震撼,扣人心弦。劇中有一段話涵意深遠,值得再三品味。他說:「風往那個方向吹,草就往那個方向倒,年輕的時候,以為自己是風。經歷幾多波折,方才明白,原來,我們都是草。」可不是嗎?高官顯要,富商名流之輩,終有江山易主之時;花容月貌,傾國傾城之姿,亦有美人遲暮之日。耀眼的光環,只是因緣和合;紅塵過客,到頭來還是黃土一坯。萬般帶不去,唯有業隨身!
        人生猶似西山日
        富貴終如草上霜

        太多既定的「應該」,帶來無邊無際的痛苦。生命所以不能順心如意,只因天底下找不到想法完全相同的兩個人。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,看清孤獨的真實,決心承受孤獨,必然有足夠的智慧超越孤獨,有絕對的能力享受孤獨。毋需指望他人一定得如何言語行事;粉碎所有的期待,抱著絕望上路。學習接納與包容,就是滅苦的不二法門。
        人意我意,恐非天意
        合得天意,自然如意

        79年赴美進修,走過美西四洲,漫步金門大橋,飛越大峽谷。42天的日子,做個異鄉遊子,強烈的文化震撼,帶來意想不到的心靈衝擊…人,要走到近處,總是先到遠處。

        認命而踏實,最是恪守本分。成功,可以只是單純的照顧好自己。為了一張研習證書,真值得拋夫離子,飄洋過海?出國旅行,固然見多識廣,可最重要的,是敞開心扉,接受陽光與陰雨。

        世間的榮耀,好比天上的星光,儘管燦爛,卻是遙不可及。生活的體悟,卻是手中的玫瑰,灑滿一心園的芬芳。治國平天下,那般鴻鵠之志,恐怕遠不如修身齊家,如此小小的願心,來得務實。

        世俗所謂的「尊嚴」,其實是「面子」的同義詞。真正的尊嚴,是一種不可抹滅的內在價值。生命只在呼吸間。專注於享受生活本身,才是人生最大的意義。
        勿學燈籠千隻眼
        要學蠟燭一條心

        世間萬物,無不剎那變異;痛苦、快樂,都是不確定的。眼前所見,皆是無常,人人卻在追求永恆不變的事物。原來,念頭就像相續的河流,感覺牽引下,走出了悲歡人生。

        修持,最重要的是心的道跡,亦即覺察起心動念,洞悉思惟奔馳。念頭一起,即生判斷,賦予色彩。守住正念,了了分明,方不致被情緒怪獸所吞噬。

        曾經有位修行人說過:每件小事都當作大事,然後又當它是無關緊要的。簡單的一句話,蘊含無限的承擔與全然的放下。回歸本色,審視自我,如實地看清自己,是勇氣,也是智慧。

        人生除了追求,更要懂得拋棄。有形的擁有,尚且不易割捨,更何況是無形的包袱。日常抱持的態度,始終堅持的原則,乃至一生奉守不渝的價值觀,都是桎梏心靈的鎖鍊。心一旦被套牢,再也沒有彈性。

        希望別人看到自己,衷心企盼的,無非是一種價值感。打敗別人,先戰勝自己。若能不追求快樂,不逃避痛苦,全然的寧靜中,心中自有一片佳山勝水。何苦遠走他鄉,異地飄零?
        從征萬里走風沙,南北西東總是家
        落得胸中空索索,凝然心是白蓮花

        乍看之下,告別職場的人,優游自在,快樂何似!事實上,快樂與否,並非決定於工作本身,而是看待工作的態度。沒有壓力,可能形成最大的壓力。身閒而心不靜,反而勞苦交織,備受煎熬。何況,閒適自在是一種心境,與外在活動不是絕對相關。

        生命的本質是苦的,指望天天快樂,好比期待苦瓜變甜,只是虛幻的夢想。經歷風雨洗禮,歲月留下幾多滄桑!「千磨萬擊還堅勁」,好似經歷百年榮枯,看盡宦海浮沈,擁有一種超越的瀟灑。
        只有天在上,更無山與齊
        舉頭紅日近,回首白雲低
        懷抱寧靜致遠的胸襟,培養山容海涵的氣度。及至垂垂老矣,鬢髮如霜,卻是彩霞映滿天,落日也壯觀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聽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