舍利弗尊者 

舍利弗,在佛陀的弟子中舍利弗和目犍連,是時常同行的兩位尊者,他們在未入佛門的時候同拜外道為師,但到某一個程度之後,他們同時感到理地上不愜於心,不能解決他們根本的疑惑。有一天,舍利弗走在路上遇到一個比丘,行止莊嚴,威儀殊勝,舍利弗連忙上前問他說:「什麼人是你的老師?他告訴你們什麼修行的法要?」比丘回答:「我的師父是得道的比丘,釋迦牟尼。他告訴我們諸法因緣生,緣滅法亦滅。」舍利弗當下,心開意解非常歡喜,於是回去告訴目犍連,二人認為這是人間最高的智者;就這樣,他們兩人便放棄了原來所學,並且帶著兩百個弟子到竹林精舍,皈依於佛陀。

佛陀遠遠地看到他們兩個人,以及後面一大群人,就對身邊的弟子們說:「迎面來的兩個人,將來就是我門下的兩員大將,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和神通第一的目犍連。」舍利弗的名字是依他的母親而命名的,舍利弗的母親眼睛很明淨,像鶖鷺鳥的眼睛,舍利就是鶖鷺,所以他的母親叫舍利,舍利的兒子就叫舍利弗,弗是弗多羅的省略,意思是子。他母親在懷他的時候,人也變得聰慧異常、能言善辯,舍利弗的舅舅是位論師竟然都輸給她,所以認定舍利弗的母親懷著一個絕世聰明的孩子,為了將來不致輸給這位聰明的小外甥,舍利弗的舅舅就到外面遍學論術,精通所有論典,成為論師之冠他才回來,原想看看他的外甥長進如何,順便較量較量,沒想到舍利弗已經隨佛陀出家了,心裡很不是味,心想這瞿曇有什麼本領,怎麼把我那優秀的外甥給度走了呢?為了來試探試探佛陀的智慧本領,就想出問題來考佛陀,沒想到一下子就被佛陀考回去了,他心悅誠服,也就成為佛門弟子了。

舍利弗從小聰明不同凡響,八歲的時候就能走上論辯的臺上和成人的論師做答辯,不僅能侃侃而談,清晰有條理,而且議理周詳,語驚四座,他的智慧和口才是當時有名的。皈依佛門以後經過佛法的啟迪,他的智慧更圓融了,是佛陀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行者,許多棘手的問題他都能夠發揮智慧圓滿的解決。好比提婆達多傲慢不馴,專門與佛陀作對,僧團本該是和合無諍的,但是提婆達多卻別立小團體,帶著贊成他的一百多人,另外成立了一個僧團,聽他說法、布薩、羯摩,這是佛門裡大眾師要做的事。他一切都學佛的樣子,但是卻沒有佛陀的修養,這是佛門破和合僧的不好行為。

舍利弗和目犍連,有一天就到提婆達多那裡去,等到提婆達多累了,躺下休息忘了威儀的時候,他就要目犍連大顯神通給在場的人看,先攝服他們產生信心,然後他再把平常佛陀講的真正覺悟的道理,介紹給這些剛出家不懂佛法的人聽。一時大家理念清楚了,也打從心底明白了,於是隨著兩人又回到佛陀的身邊。舍利弗不僅護教有功,他也是一位建築師,舍衛城的須達長者曾用金磚鋪地,買下了祇陀太子的林園,要為佛陀建造一所說法的精舍,要求佛陀派一位懂得設計和監工的人,佛陀就派舍利弗去。

在舍利弗的設計之下,完成了一座有十六個殿堂,專門供應集會所用的,還有六十間小堂,中間有劃分為寢室、休息室、盥洗室、儲藏室等等,規劃分得一清二楚。但在施工之前卻遭到許多外道的反對,他們怕建造這麼一個殊勝的講堂,殊勝的精舍來供養佛陀,會擴張了佛教的勢力。因為那個時候,佛陀的思想在印度境內形同叛道,屬於叛逆性的所以備受阻撓,於是他們要求舍利弗來答辯。他們提出一種辯論的方法,假如舍利弗贏了,他才可以留下,如果舍利弗辯輸了,那他就要離開,精舍就不能蓋了;結果舍利弗折服了所有外道,並且讓他們領受佛法的真理,紛紛皈向佛門。

舍利弗,是佛陀聲聞弟子的典型代表。當佛陀入滅時,舍利弗和許多大弟子紛紛趕在佛陀前先入滅,試想全都走了,那誰來延續佛陀的法脈呢?後世眾生不就沒得救了嗎?這就是聲聞弟子們的自私行為,他們於心態上只是自了漢,不過佛陀也為他們種下了大乘種因,回小向大,將來會走向菩薩大道。所以,法華經中佛陀也已為舍利弗授記,將來成佛,名為華光如來。
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
智慧第一的舍利弗

 

舍利弗是佛陀的十大弟子之一,每當佛陀講解佛法時,舍利弗都隨侍在佛陀的身邊。

 

舍利弗又叫舍利弗多羅。他母親的名字叫做舍利,而弗多羅是兒子的意思,舍利弗多羅就是舍利之子。

 

舍利弗原來信奉別的教派,手下有一百名弟子。修行了一陣子之後,他忽然覺得茫然無所皈依,找不到人生的真義。正在傍徨苦悶的時候,巧遇佛陀的弟子阿說示比丘,阿說示是最初皈依佛陀的五比丘之一,他有莊嚴的態度,威儀的行止,舍利弗一見,心中非常驚奇,並向阿說示比丘請法。

 

舍利弗從阿說示的口中,聽到佛陀及其教法,像天崩地裂一般,心中對宇宙人生積聚的疑雲,也一掃而空,並且和阿說示比丘約定,一定要去拜訪佛陀。

 

舍利弗回到自己的住處,又把阿說示口中的佛陀和教法轉述給好朋友目犍連,不單是講話的舍利弗自己邊說邊感動,就連聽話的目犍連,都不禁感動得涔然淚下!

 

第二天,舍利弗和目犍連帶領二百弟子,一同到竹林精舍皈投在佛陀座下,他們覺得自己遇到了真正的老師。

 

《阿含經》中說:「智慧無窮,訣了諸疑,所謂舍利弗比丘是。」舍利弗在所有弟子中有智慧第一的美譽。

 

《大智度論》則是把舍利弗比擬成「世世心堅不可動」的一條毒蛇。據佛陀說,以前有一個國王被毒蛇咬到了,生命垂危,四處求醫診治。醫生認為要想解毒,只有讓這條毒蛇親自為國王的傷口吸毒,於是在地上設了一個火盆,裡頭燒著熊熊烈火,然後把這條蛇捉來,叫牠吸吭國王的傷口,否則就把牠投入火中燒成灰燼。不過毒蛇堅決不肯吸吮傷口,寧願跳入火中燒死。舍利弗對於自己認定的事絕不反悔,哪怕烈火焚身也絲毫不動搖心志,的確是個意志堅定的人。

 

關於舍利弗,在經典上還有一則很有名的故事:

 

舍利弗,本來是一位小乘的阿羅漢,後來,他認為小乘屬於自利,發出離心,只求自己了生脫死;而行菩薩道,救人救世,可以解除別人的痛苦。因此他發了大心,要修學菩薩行,利益眾生,如果眾生有什麼苦難和需求,他一定要滿足人家的要求。正如佛經說的:「不為自己求安樂,但願眾生得離苦。」他要實踐菩薩的這種利他的精神。

 

舍利弗發了這個大願,感動了天神。天神是有他心通的,於是他盤算一番,暗中道:「好!舍利弗要做菩薩,我得去試一試他。」

 

於是這天人就從天上下來,搖身一變,變成一個孝子,在路旁嚎啕大哭。

 

舍利弗看見他哭得這麼傷心,不禁生起了悲憫心,說:「年輕人,你為什麼這樣悲傷呢?我是個修學菩薩道的人,你有什麼困難,不妨跟我說,我一定盡力幫助你。」

 

「不必說了,你沒有辦法做到的!」孝子說道。

 

「你不妨講一講嘛!我能夠做得到的,一定幫你的忙。」

 

這年輕人聽到舍利弗說得如此誠懇,心中又是一陣抽痛,最後才說:「唉!我媽媽得了絕症,看過了醫生,但這醫生問的藥方好奇怪,什麼藥引子他不好放,卻說需要人的眼睛,而且又是修行人的眼睛,我想:誰不愛惜自己的眼睛?誰願意施捨給我呢?這件事怎麼辦得到呢?我只有眼睜睜地看著媽媽死掉,怎不叫我感到傷心痛苦呢?」

 

「你可以想辦法啊!這件事情雖然很困難,但是世尊說講過:『我們要成佛,必須經過三大阿僧祇劫的修持,要能夠捨棄我們的頭目髓腦。』你既然需要一隻眼睛,我就佈施給你吧!」

 

說著,舍利弗下了決心,馬上把自己的左眼挖下,送上去說:「年輕的朋友,這眼睛給你,帶回去給你母親治病吧!」

 

「別急啊!我話還沒有講清楚哩!醫生說我媽媽需要的是右眼,不是左邊的那一隻,你搞錯了!」

 

啊!聽了這話,舍利弗的心頓時冷了半截,但隨著念頭一轉,我既然發了菩薩心,要行菩薩道,好吧!救人救到底,索性把右邊的眼睛再挖下來給他。

 

為了要做菩薩,舍利弗就忍痛再犧牲右眼,送給年輕人,自己卻成為瞎子。

 

這年輕人接過眼睛,馬上用鼻子嗅了一嗅,說:「哎呀!這眼睛怎麼腥味這樣重呀!」

 

又說道:「人家說一個真正有修行的人,他的眼睛一定是很香的,我聞到你的眼睛,真是腥得要命,我媽媽怎麼可以吃呢?」

 

於是,他把眼睛往地上一摔,按著又用腳把它踩碎。

 

舍利弗雖然已經是個瞎子,看不到他的動作,卻可以聽得到他的舉動,心也被他踏碎了,非常感嘆地說:「眾生真是難度啊!要做菩薩,可沒有那麼簡單,我的兩隻眼睛都施捨丁,他居然還嫌棄,說是腥味重。啊!我不當菩薩了,還是做小乘人,自己了生脫死算啦!」

 

這時候,天人現出原形,說:「啊!舍利弗尊者,你真是太偉大了!你真正是為了救眾生啊。你有這一份慈悲心,佛菩薩和龍天護法,會保佑你的,你的眼睛一定可以復明。」

 

就這樣,舍利弗的雙眼頓時就復明了,又繼續地發大心,行菩薩道。

 

在佛陀十大弟子中,舍利弗有著「智慧第一」的美譽,因為舍利弗在理解佛法教義的深度與廣度,以及在教導解脫道的能力上,僅次於佛陀。雖然在佛教經典中並沒有關於舍利弗的完整傳記,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分散在各經典和論與中,所提到的有關舍利弗的種種事蹟,而對舍利弗有所了解。因為舍利弗的生活與佛陀及教團的生活密切關聯,他扮演著很重要的角色。此外,在許多場合裡,舍利弗就是扮演著領導的角色,他是位能循循善誘的教師和優良的楷範,也是位仁慈與體貼他人的朋友,是僧團的守護者,更是佛陀教誨的忠實保存者,這些特性為他贏得「佛法護衛」(Dhamma-Senapati)的頭銜。

 

舍利弗,有著深選的智慧與高貴的本性,是佛陀的真實弟子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善聽香坊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